??12月4日~5日,由中國房地產報、中國住交會組委會、中國房地產網、中房智庫主辦的“綠中國?芯地產 CIHAF2019第二十一屆中國住交會”在北京盛大召開。
??這場足以令業界矚目的年度峰會,兩日內共計開展9場分論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全國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中國城市更新論壇、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社區商業工作委員會等研究機構,以及碧桂園、中交房地產、金地集團、綠城中國、當代置業、朗詩集團、中國葛洲壩地產、新城控股集團等房地產開發與設計單位,融創服務集團、聯科智慧城投資集團、鑫苑物業、新派公寓、陶紅兵愿景集團等服務企業,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代表近千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經濟新常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路徑。
??在12月4日上午召開的以“大資管?大運營?大更新”為主題的開幕主論壇上,中國房地產報總經理、中國住交會組委會秘書長單大偉表示,新的形勢下,將進一步倒逼房地產行業改革,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增強創新能力,為城市與人們提供更多幸福的居所。房地產行業一定要在這樣的要求下定準自己的發展的目標,為城市與人們提供更多的可能,要堅守“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以時代需求為主的“創新”。
??星光熠熠。12月4日晚間,2019中國房地產“名人”頒獎晚宴暨中國房地產品牌理事大會盛大啟幕。隨著《共和國地產印跡》新書在VCR中亮相,一個個深厚的背影、一張張斗志昂揚的面孔出現在大銀幕上,70張面孔串聯起中國房地產業波瀾壯闊70年的歷史。
??20多年來,住交會忠實地記錄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在每一個發展關鍵期,都精準地進行了趨勢引領,包括在多次調控時號召行業適應政策要求,理性發展;在金融危機時強調看清大勢,抱團取暖;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強調產品為王,經營為上。
??這些年,住交會總是將一些閃光的思想、前沿趨勢、產業化技術引入到行業,并為行業回歸理性、建構商業文明、重塑行業價值觀鼓與呼。
??房地產依然是中流砥柱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改革開放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41周年,也是住交會走過21個春秋的年份。
??這幾十年,在國家層面,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于我們的行業而言,房地產伴隨著國家的發展,伴隨著改革開放從無到有、不斷壯大,居住面貌有了很大改觀,諸多企業躋身世界500強行列;于住交會而言,也是不斷蝶變的過程,從區域走向全國,如今已成長為中國房地產行業最具價值的行業交流與展覽平臺。
??“房地產業并非像我們想象或很多媒體描述的那樣,令人如何厭惡或可惡,實際上這個行業對我們的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到今天我們面對經濟增速下行巨大壓力時,房地產仍然作為中流砥柱屹立于最重要的行業之列。”是次峰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陳淮在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
??陳淮認為,城鎮經濟的發展是我們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城市化是我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戰略的最重要的實施路徑,城市的建設是我們和世界競爭最重要的物質基礎,讓更多人民群眾住到城里來,讓更多人民群眾分享國家發展好處的根本,也是我們化解城鄉發展不平衡矛盾的基本途徑。
??對于房地產行業,黨的十九大報告全面提出了新階段住房發展新思路與新目標,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在這樣的定位下,單大偉認為,雖然房地產行業的日子不如從前了,發展出現了一些停滯,但這對于行業來說是一件好事。“房住不炒”下、理性回歸下,將充分推動行業的升級轉型,房地產企業的競爭也將會回歸到經營管理、產品品質、品牌、速度、效率等方面上來。
??新特征、新趨勢、新使命
??對于未來,我們總能尋找到一些發展信號。
??“十四五”規劃將是用開放倒逼經濟升級,并在確保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讓廣大民眾享受到更多改革紅利;包括讓“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的和諧發展目標得以達成;讓民眾能夠獲得更高質量的就業、生活、居住條件。
??本次峰會上,全國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表示,商業地產發展呈現的三個特征,即無房企不商業、無住宅不商業、無創新不商業。具體到企業打法,綠地做商業地產的特點就是高,萬達商業地產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快。商業地產后進者,必須要在創新上動腦筋。
??王永平認為,當前和未來的商業地產發展路徑,一是要回歸運營,不忘初心;二是要回歸到主流的商業模式,以持有為主。三是商業地產應以資管為導向,最后實現證券化退出,這是商業地產的標準作業流程。
??騰訊位置數據商業應用產品負責人盧海波認為,產業互聯網正變成現實,每一個行業都在不斷變化,線上線下各種行業信息高度融合非常明顯,具有成熟效應的行業一定是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
??在構建大數據生產力方面,盧海波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重點關注5G。5G本質上的變化是信道的變化,傳輸速率更快,信息傳送方式不一樣,交互發生巨大變化,蘊含非常大的商業價值,使得智能建筑、綠色建筑各個方面在房地產領域能產生巨大變化。二是用好數據必須找對細分場景。本質上對于企業來說,核心使命沒有變,一年到頭就是四個字“多打糧食”。三是不忘初心與本謀,所有的創新均圍繞此展開。
??“鴻蒙”操作系統是未來城市更新的“總藍圖”
??本次主論壇上,中房智庫執行院長,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柴鐸發布了城市更新報告。
??柴鐸認為,房地產企業開展城市更新業務具有5方面重要優勢,即長期拿地、項目開發建設、操盤營銷經驗;品牌聲譽下,長期積累的客戶群體;部門分工帶來的專業化、高效率;公司制的決策、運行高效,股份權責一致;資源要素供應鏈與全產業鏈整合能力。這5方面也是房地產企業介入城市更新的核心資源。
??“借助上述五方面優勢,房地產企業、基金等投資機構,在城市更新產業鏈條上,向上結成聯合體,與政府合作,介入更大尺度的城市更新再造。向下與供應商、公眾合作,向中微尺度的城市更新業務滲透,必將站上城市更新空間增值收益‘金字塔’的頂端。”柴鐸說。
??由中房智庫發布的這份城市更新報告指出,中國城市更新已經初步具備了用中國語言,講中國故事(實踐案例),需要進一步構建中國城市更新的理論體系、以及市場運行的“操作系統”。中房智庫通過全面剖析目前中國城市更新市場各類參與主體的參與方式、資源占有、價值取向、行為規范,運用“利益扇面”模型,由此推導構建出中國未來城市更新市場主導、自發運行、自發創新模式的操作系統,命名為“鴻蒙”操作系統,以向民族創新精神致敬。這應成為未來城市更新的“總藍圖”。
??為2019中國房地產“名人”頒獎喝彩
??陳淮說,中國房地產行業生于憂患,長于艱難。40年風風雨雨中,中國房地產遭受了無數詬病、質疑、焦慮。但不可否認,房地產行業對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對于中國走向富強和實現中國夢、成為現代化強國,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產業。
??歷經40年風雨蛻變,中國房地產行業亦涌現出一批榜樣級企業及領軍級人物,他們身體力行地推動著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他們敢為人先,用實際行動推動著房地產市場化;他們心中懷有大愛,用匠人精神致力于改變老百姓居住環境、讓建筑成為城市最美好的風景。
??20多年來,中國住交會始終堅持表彰與記錄中國房地產行業典范的企業、人物、項目,這是一份肯定,亦是一份鞭策。“做住交會21年,跟這個行業打交道也打了20多年,我總覺得要給我們房地產行業、那些堅定的前行者一些掌聲和包容。”單大偉說。
??作為行業財經媒體,創刊于1993年的中國房地產報也在一如繼往地宣傳、推動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今年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背景下,中國房地產報進行了“壯麗70年?共和國地產印跡”系列采訪活動,包括即將出版的《共和國地產印跡》也是記錄了這個行業一些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企業,有很多知名企業與企業家入選,目的都是推動我們這個行業更好的前行與發展,也希望我們這個行業涌現出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500強企業。
??本次舉辦的CIHAF2019第二十一屆中國住交會上,以嘉獎激勵士氣亦不可少。12月4日頒獎晚宴上,我們評選出了2019年中國房地產“名人名企”, 碧桂園、綠城等企業獲得殊榮。
△2019中國房地產綠色照明時代人物--郭平安(左數第九位)